查查哈知识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字典

堂字的意思

堂朗读[ 常用字 ] [ 姓 ]
读音táng
拼音tang
注音ㄊㄤˊ
部首土部 异体字
总笔画11画 结构上下 简繁对应 五笔IPKF 五行
部外笔画8 吉凶 仓颉FBRG 郑码KOJB 四角90104 电码1016 区位4435 笔顺编号24345251121
笔顺读写竖、点、撇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统一码5802 - 44890
笔顺

英汉翻译

hall,government office

基本解释

(1)(名)正房:~房|~屋。

(2)(名)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:会~|饭~。

(3)(名)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、审讯案件的地方:大~|祠~。

(4)(名)堂房。

(5)(名)(量)ɑ)用于成套的家具:一~家具。b)用于分节的课程:一~家具。b)用于分节的课程

康熙字典

堂【丑集中】【土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〔古文〕坣㙶《唐韻》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郞切,音唐。《說文》殿也。正寢曰堂。《釋名》高顯貌。《演義》當也,謂當正向陽之宇也。《詩·豳風》躋彼公堂。

明堂,王者朝諸侯之宮。《禮·明堂位》明堂也者,明諸侯之尊也。《前漢·郊祀志》武帝元封元年,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。

堂室。《爾雅·釋宮》古者有堂,自半巳前虛之,謂之堂,半巳後實之,謂之室。

官署。《漢官儀》黃門有畫堂之署,中書省玉堂。《揚雄·解嘲》歷金門,上玉堂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。《唐書·百官志》初三省議事于門下之政事堂,其後裴炎遷于中書省。

戸部有考堂,天下歲會計處。

《吳郡國志》郡太守堂,乃春申君子假君之故宅。數失火,以雌黃塗之乃止,故郡治曰黃堂。《呂氏春秋》宓子賤鳴琴而單父治,故縣治曰琴堂。

堂堂,盛也,正也。《論語》堂堂乎張也。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堂堂之陣又衆笑曰哄堂。《因話錄》御史有臺院、殿院、察院,一人知雜事,名雜端。公堂會食皆絕笑,左右不可忍,雜端笑而三堂皆笑,遂謂哄堂。

佛堂曰鴈堂。《釋氏要覽》毗舍離爲佛作堂,形如鴈字,因名。文巫祭。《周禮·春官》男巫冬堂,贈無方無算。《註》冬歲之窮,設祭于堂,贈送萬鬼也。

地名。《詩·鄘風》望楚與堂。《註》楚,楚丘。堂,丘之旁邑。

山之寬平處曰堂。《詩·秦風》終南何有,有紀有堂。

姓。《韓詩外傳》堂衣若扣孔子之門。

複姓。漢儒高堂生,唐貞觀詔從祀。

叶徒紅切,音同。《屈原·九歌》魚鱗屋兮龍堂,紫貝闕兮珠宮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堂【卷十三】【土部】

殿也。从土尚聲。坣,古文堂。㙶,籒文堂从高省。徒郎切

说文解字注

(堂)殿也。殿者、擊聲也。叚借爲宫殿字者。釋宫室曰。殿、有殿鄂也。殿鄂卽禮記注之沂鄂。沂、說文作垠、作圻。釋名釋形體亦曰。臀、殿也。高厚有殿鄂也。古音?聲、斤聲、?聲互通。合音作幾、作畿。是以禮記彫幾謂有沂鄂。堂之所以偁殿者、正謂前有陛四緣皆高起。沂鄂㬎然。故名之殿。許以殿釋堂者、以今釋古也。古曰堂。漢以後曰殿。古上下皆偁堂。漢上下皆偁殿。至唐以後、人臣無有偁殿者矣。初學記謂殿之名、起於始皇紀曰作前殿。葉大慶攷古質疑。博引說苑諸書以證古有殿名。要其所引皆漢人所作書也。卽六韜亦豈眞周人書哉。从土。尙聲。徒郞切。十部。

堂的方言汇集

◎ 粤语:tong4
◎ 客家话:[梅县腔] to2 tong2 [台湾四县腔] tong2 [客英字典] tong2 [海陆丰腔] tong2 [客语拼音字汇] tang2 tong2 [宝安腔] tong2 [沙头角腔] tong2 [东莞腔] tong2 [陆丰腔] tong3
◎ 潮州话:dng5/deng5 ,tang5(thâ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