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暑不可度,端居日方永。同袍四五人,共爱山中静。
飞阁轶氛埃,丛林逗萝径。潭静日已秋,竹深午犹暝。
初沿双溪转,稍入空中境。婉婉林鸟声,悠悠野僧定。
平生好幽玩,尽日惬佳兴。山水发清机,风泉澹初性。
日夕徐徐归,云间响孤磬。
夏日过憩天王寺。明代。王恭。 炎暑不可度,端居日方永。同袍四五人,共爱山中静。飞阁轶氛埃,丛林逗萝径。潭静日已秋,竹深午犹暝。初沿双溪转,稍入空中境。婉婉林鸟声,悠悠野僧定。平生好幽玩,尽日惬佳兴。山水发清机,风泉澹初性。日夕徐徐归,云间响孤磬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 ...
王恭。 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同君倚过圣俞。宋代。司马光。 王畿一古枢,簿领日填积。自非奉朝请,九衢未尝识。今北到东城,胥靡暂逃役。近指圣俞居,安能不往觌。一室静萧然,昏碑帖古壁。叩阶读新诗,迷闇得指括。笑言殊未足,黯然日半夕。呼马小归涂,灯火已历历。又知几何时,更有重来迹。
旧馆忆王抱节。金朝。李龏。 夜雨沧波上,寒塘草市中。钟闻两寺应,室掩一床空。买醉留僧烛,敲吟折水荭。沙边鸣宿雁,亦似哭诗翁。
辋川集二十首。华子冈。唐代。裴迪。 落日松风起,还家草露晞。云光侵履迹,山翠拂人衣。
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。明代。王廷陈。 筑室清溪曲,为园古道傍。苔痕侵户牖,云色上衣裳。牧笛依青草,渔舟隐绿杨。偶然幽兴惬,搔首放歌长。
中秋鸡鸣寺独坐。明代。陈履。 疏星淡月秣陵秋,独客翛然动远愁。万里音书悬北雁,孤山风物异南楼。光摇石室凉应透,影落银河净欲流。是处旅魂惊不定,清砧遥夜送声幽。